JSON XML RDF
placename:

海州路 (traditional Chinese)

海州路 (simplified Chinese)

Haizhou Lu (Pinyin)

type: lu circuit
temporal span: from 1278 to 1278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4.58221 E 119.12601 (geo data source: FROM_FD)
no parents
sub units: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海州路(1278-1278年)治所和界线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海州为海州路,治朐山县(今江苏连云港市南海州),领朐山、沭阳、赣榆三县。同年改为海宁府,又改为海宁州。属江淮等处行中书省(1)。

路界:
1,东界:东至海(2)。
2,西界:海州西至马陵山,同今界(3)。沭阳县西以今新沂市东沭河及沭阳县西新沂河一段为界(4)。
3,南界:南同今灌南县南界(5)。沭阳县南以今县南新集、红旗(胡集)、钱集为界,同今沐阳县南界(6)。
4,北界:海州北界以今赣榆县北界为界(7)。又西以今东海县西北禺山为界,即同今界(8)。

注:
(1)《元史》卷59《地理志二》:扬州路,至元十三年,“置江淮等行中书省。”海宁州,唐、宋海州,“至元十五年,升为海州路总管府,复改为海宁府,未几降为州,隶淮安路。”(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5册,1416页)按何时改海州路为海宁府,后又降为海宁州,《元史》末载,《续文献通考》卷231《舆地考》3:海宁州,“金海州,至元十五年更名。”(商务印书馆,1936年,2册,4675页)据此,海州路改为海宁府,又降为海宁州,实在至元十五年,即在同年。
(2)《隆庆海州志》卷1《疆域》:“东至东海一十五里。”“东南到海二百里。”(《天一阁臧明代方志选刊》,上海古籍书店影印,1981年,14册,7——8页)元时同。
(3)《隆庆海州志》卷1《疆域》:“西至郯城,至马岭山一百六十里。”(同上引书,8页)同书卷2《山川》:“马岭山,云州西一百五十里,与郯城分水岭为界。”(同上引书,3页)按今东海县西马陵山,即明代马岭山,则今马陵山为元、明海州与郯城分界山。
(4)光绪二十一年《江苏全省舆图·沭阳县图》;县西北及县西以沐河与徐州府宿迁县接界(《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印行,1974年,278——279页)按沐河即今新沂市东沐河及今沭阳县西一段新沂河(《江苏省地图集》,1978年,58页)清海州沐阳县西与徐州府宿迁县,即以此河为界,此当沿袭元、明代之旧疆界。
(5)《隆庆海州志》卷1《疆域》:‘南至安东,至界首河一百五十里。”(同上引书,7页)同书卷2《山川志》:“界首河,在莞渎河南。”又载:“莞渎河,在永祥河东。”(同上引书,7页)按界首、莞渎二河,今已无迹。民国元年《江苏全省分图·海州图》:海州东南莞渎镇、莞渎北镇(亚新地学社编,1912年,第十幅),当即莞渎河所流迳,界首河在其南,其地约今灌南县之南,约同今灌南县南界,此乃承袭元时疆界。
(6)光绪二十一年《江苏全省舆图》沭阳县南新集、胡集、钱家集南与清河县为界(同上引书,278——279页)民国元年《江苏全省分图·海州图》同(同上引书)。按今沭阳县南新集、县东南红旗(胡集)、钱集(《江苏省地图集》,58页)即清代新集、胡集、钱家集,则清代沐阳县西北以新集、红旗、钱集之南与徐州府宿迁县接界,当承袭元时疆界。
(7)清嘉庆《海州直隶州志》卷10《疆域》:“北七十五里至分水岭,山东日照县界。”(《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1970年,1册,191页)按光绪二十一年《江苏全省舆图·海州图》,赣榆县西北分水岭,为日照县界,分水岭在石桥东北(同上引书,78——79页)今赣榆县东北界,即在石桥之北(《江苏省地图集》,68页),即同今界,清界乃承袭元、明旧界。
(8)《读史方舆纪要》卷22《江南四》淮安府赣榆县:羽山,县西北八十里,“志云:山西北至沂州,亦八十里,盖接界处也。”(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2册,1048页)按今东海县西北禺山(《江苏省地图集》,1978年,67页),音同,即是,则赣榆县西南界同今界,清界乃承袭元、明旧界。
Copyright: 2025 © CHGIS, License: CC BY-NC 4.0

Published by: China Historical GIS [Harvard University and Fudan University]

Generated by the Temporal Gazetteer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