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N XML RDF
placename:

維揚府 (traditional Chinese)

维扬府 (simplified Chinese)

Weiyang Fu (Pinyin)

type: fu superior prefecture
temporal span: from 1361 to 1365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2.39127 E 119.43719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part of:

江南行省 Jiangnan Xings from 1361 to 1365
sub units: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维扬府(1361-1365年)治所和界线

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改淮海府为维扬府,直领江都(今江苏扬州市)、泰兴二县,州五:真州领扬子、六合二县,滁州领清流、来安、全椒三县,泰州领海陵、如皋二县,通州领静海、海门二县,崇明州,属江南行中书省。二十六年(1366年)改为扬州府(1)。

府界:
1,东界:东至海(2)。
2,南界:南至长江(3)。
3,北界:北至露筋,同今江都与高邮二县界(4)。扬子县北在今六合县东北樊集之南(5)。泰州北以今兴化县南蚌蜒河为界(6)。
4,西界:属安徽部份,暂缺。

注:
(1)《元史》卷59《地理志二》,1976年,5册,1414——1415页;牛平汉《明代政区沿革综表》,中国地图出版社,1997年,20—23册。
(2)《嘉靖惟扬志》卷2《疆里志》:“本府治境,东至海。”如皋县,“东抵海滨掘港巡检司。”按掘港,即今如东县治,此东即海滨。通州,“南抵狼山。”按狼山,即今南通市东南狼山,山南为长江(《江苏省地图集》,1978年,36页)。海门县,“东抵海滨料角咀。”(《天一阁臧明代方志选刊》,上海古籍书店影印,1981年,12册,10——12页)元末当沿袭明代。
(3)《嘉靖惟扬志》卷2《疆里志》:本府治,“南抵扬子江。”江都县,“南抵本县瓜洲镇。”按瓜洲镇,即邗江县南瓜洲镇(《江苏省地图集》,40页)其南为长江。仪真县(元扬子县),“南抵扬子江滨黄泥滩。”泰兴县,“西抵镇江府丹徒县圌山,南抵镇江府马驮沙。”按圌山,即今丹徒县东圌山(《江苏省地图集》,23页),马驮沙,即今靖江县地,则泰兴县西南以今圌山东北扬中县南之夹江为界,泰兴县南以今靖江县北界河为界。如皋县,“南抵扬子江滨石庄巡检司。”按石庄,即今如皋县南石庄镇(《江苏省地图集》,39页)则如皋县南界在今石庄南长江边。通州,“南抵狼山。”按狼山,即今南通市东南狼山,山南为长江(《江苏省地图集》,1978年,36页)。海门县,“南抵扬子江滨。”元末应同。以上所引并见《天一阁臧明代方志选刊》,上海古籍书店影印,1981年,12册,9——12页。
(4)《嘉靖惟扬志》卷2《疆里志》:本府“北抵高邮州露筋庙。”(《天一阁臧明代方志选刊》,12册,9页)按露筋,即今江都县北露筋,其北为高邮市界(《江苏省地图集》,40页)则同今界,元末应同。
(5)《嘉靖惟扬志》卷2《疆里志》:仪真县,“北至天长县樊公店,为路六十里。”(同上引书,19页)按今六合县东北樊集,位于今仪征县西北约60里,其南为仪征与六合二县交界,其北为天长县界(《江苏省地图集》,41页)疑是元代樊公店。则元代扬子县北在今樊集之南,约同今仪征县北界。
(6)《嘉靖惟扬志》卷2《疆里志》:兴化县,“南抵泰州蚌沿河。”(同上引书,10页)清《嘉庆一统志》卷96《扬州府·山川》:“蚌沿河,在兴化县南三十里陵亭镇,南岸接泰州北界,东流百二十里串场河。”(《四部丛刊续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32册,15页)按今兴化县南蚌蜒河,即元明蚌沿河,则元明泰州与兴化县以今兴化县南蚌蜒河为界。
Copyright: 2024 © CHGIS, License: CC BY-NC 4.0

Published by: China Historical GIS [Harvard University and Fudan University]

Generated by the Temporal Gazetteer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