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N XML RDF
placename:

長州 (traditional Chinese)

长州 (simplified Chinese)

Chang Zhou (Pinyin)

type: zhou prefecture
temporal span: from 619 to 620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1.01205 E 119.91380 (geo data source: FROM_FD)
part of:

Tang from 619 to 620
sub units: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长州(619-620年)治所

唐武德二年(619年)沈法兴于长城县(今浙江长兴县东二里钮店湾)置长州。①辖长城、乌程、安吉②。武德三年(620年)西境划出,辖区缩小。武德四年(621年)改名绥州。③

①《新唐书》卷41《地理志五》:湖州长城:“大业末沈法兴置长州。武德四年更置绥州,因古绥安县名之,又更名雉州,并置原乡县。七年州废,省原乡,以长城来属。”(第4册,1059页)《嘉泰吴兴志》卷1《建置沿革》:长兴县:“(大业)十四年沈法兴伪置长州。”(宋元方志丛刊第5册,4683页。中华书局影印本,)皆不确。按:大业无十四年,《隋书》卷4《炀帝纪下》:大业十三年(617年)十一月改元义宁元年。(第1册,93页)又据《旧唐书》卷1《高祖纪》:隋义宁二年(618年)二月“吴兴人沈法兴据丹阳起兵。”(第1册,5页)按《新唐书》卷87《沈法兴传》:“法兴,隋大业末为吴兴郡守,东阳贼楼世幹略其郡,炀帝诏与太仆丞元祐讨之。义宁二年,江都乱,法兴自以世南土,属姓数千家,远近响服,乃与祐将孙士汉、陈果仁执祐,名诛宇文化及,三月发东阳,行收兵,趋江都,下余杭,比至乌程,众六万毗陵通守路道德拒之,法兴约连和,因袭杀之,据其城,遂定江表十余州,自署江南道总管。……高祖武德二年称梁王,建元延康,易隋官仪,颇用陈氏故事。”(第12册,3726页)按沈法兴有其地在义宁二年(618年),置长州,当在次年武德二年,所谓“易隋官仪,颇用陈氏故事”也。详见附录1。
②长州领县,无实证。按隋末吴兴郡领乌程、长城、安吉三县。长州领县当同。
③《新唐书》卷41《地理志五》:湖州长城:“大业末沈法兴置长州。武德四年更置绥州,因古绥安县名之,又更名雉州,并置原乡县。七年州废,省原乡,以长城来属。”

附录1:《资治通鉴》卷185《唐纪一》高祖武德元年(618年):三月,“武康沈法兴,世为郡著姓,宗族数千家。法兴为吴兴太守,闻宇文化及弑逆,举兵以讨化及为名,比至乌程,得精兵六万,遂攻余杭、毗陵、丹阳,皆下之;据江表十余郡,自称江南道大总管,承制置百官。”(第13册,5785页)“八月,……沈法兴亦上表皇泰主,自称大司马、录尚书事、天门公,承制置百官。”(5807页)《资治通鉴》卷187《唐纪二》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八月,“沈法兴既克毗陵,谓江淮之南指撝可定,自称梁王,都毗陵,改元延康,置百官。”(第13册,5862页)《资治通鉴》卷187《唐纪四》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是岁,李子通渡江攻沈法兴,取京口。……法兴弃毗陵,奔吴郡。於是丹阳、毗陵等郡皆降於子通。……子通袭沈法兴於吴郡,大破之。法兴帅左右数百人弃城走,……子通军势复振,徙都余杭,尽收法兴之地,北自太湖,南至岭,东包会稽,西距宣城,皆有之。”(第13册,5899页)《资治通鉴》卷189《唐纪五》高祖武德四年(620年)十一月,“於是伏威尽有淮南、江东之地,南至岭,东距海。”(第13册,5938页)《资治通鉴》卷190《唐纪六》高祖武德五年(622年)七月,“世民击徐园朗,下十余城,声震淮、泗,杜伏威惧,请入朝。”(第13册,5952页)
《旧唐书》卷56《沈法兴传》:“初,法兴以义宁二年(618年)起兵,至武德三年(620年)而灭。”(第7册,2273页)同书卷《李子通传》:“袭沈法兴於吴郡,破之,率其官属都于余杭,东至会稽,南至于岭,西距宣城,北至太湖,尽有其地。”(2274页)同书卷《杜伏威传》:“武德四年,遣其将军王雄诞讨李子通於杭州,禽之以献。又破汪华於歙州,尽有江东、淮南之地,南接於岭,东至于海。寻太宗平刘黑闼,进攻徐园朗,伏威惧而来朝。”(2268页)据以上资料,隋义宁二年(618年)至武德三年(620年)湖州府地为沈法兴所有。武德三年至四年(621年)为李子通所有。武德四年十一月至五年(622年)七月为杜伏威所有。武德五年七月杜伏威入朝。六年(623年)辅公祏反,“寻称帝於丹阳,国号宋,修陈故宫室而居之,署置百官。”七年平。见《资治通鉴》卷190《唐纪六》武德七年(624年)(第13册,5970—5978页)
Copyright: 2025 © CHGIS, License: CC BY-NC 4.0

Published by: China Historical GIS [Harvard University and Fudan University]

Generated by the Temporal Gazetteer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