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N XML RDF
placename:

溧陽路 (traditional Chinese)

溧阳路 (simplified Chinese)

Liyang Lu (Pinyin)

type: lu circuit
temporal span: from 1279 to 1289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1.43071 E 119.48600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part of:

江淮行省 Jianghuai Xing from 1279 to 1279
江淮行省 Jianghuai Xing from 1280 to 1283
江淮行省 Jianghuai Xing from 1284 to 1284
江浙行省 Jiangzhe Xings from 1285 to 1285
江浙行省 Jiangzhe Xings from 1286 to 1286
江淮行省 Jianghuai Xing from 1287 to 1288
江淮行省 Jianghuai Xing from 1289 to 1289
no subunits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溧阳路(1279-1289年)界线和治所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升溧阳县为溧阳路,属江淮行省,二十一年(1284年)属江浙行省。二十七年(1290年)复降溧阳路为县,属建康路(1)。

注:
(1)《元史》卷62《地理志五》,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5册,1491、1501—1502页。

溧阳路界(1279年—1289年)
路南界;溧阳路南界,与今溧阳市南界同(1)。
路东界:溧阳路东界南段,与今溧阳市东界同(2)。此段以北以今长荡湖南部与金坛县、宜兴市为界,此南与宜兴市以函山为界,今溧阳市东北上黄地带属清代宜兴县(元宜兴州)(3)。
路北界:溧阳路北界,在长荡湖(洮湖)以西,与今溧阳市、金坛县界同(4)。
路西界:溧阳路西北界,与今溧阳市和句容县界同(5)。溧阳路西界,与今溧阳市和溧水县界同(6)。

注:
(1)清嘉庆18年《溧阳县志》溧阳县志图并说:“溧阳历宋、元、明,以迄于今,未之有改,然远年,四至无文足征,故此图及疆域条下,祗据今言之,大抵唐宋以来,旧壤如此。”(台北市,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年,18页)据此,溧阳县境自唐宋历元明迄清,无大改变。同书卷1《舆地志·疆域》:“西南七十五里至梅渚,建平县界。”同书卷《舆地志·山川》:“重九岭,在县治西南六十里,南为建平境,又西北七里曰伍牙山。”(同上书,29、30页)光绪23年《溧阳县续志》溧阳县图,县西南牙山为建平县界,县南横涧南金牛岭,与安徽广德州(今广德县)为界(台北市,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年,11—12页)。民国元年《江苏全省分图》镇江府图溧阳县南界同(亚新地学社编,第七幅)。按今安徽郎溪县(即清建平县)东北梅渚、伍牙山(《江苏省地图集》,江苏省地图集编辑组,1978年,25页)与溧阳市为界,金牛岭当在今横涧(同上图)南,则清嘉庆至宣统三(1911年),溧阳县南界,与今溧阳市南界相同,此界当沿袭元、明,至清不改。
(2)清嘉庆18年《溧阳县志》溧阳县志图并说:“溧阳历宋、元、明,以迄于今,未之有改,然远年,四至无文足征,故此图及疆域条下,祗据今言之,大抵唐宋以来,旧壤如此。”(台北市,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年,18页)据此,溧阳县境自唐宋历元明迄清,无大改变。同书卷1《舆地志·疆域》:“东北三十里至杨巷,宜兴县界。”同书卷《舆地志·山川》:“铜官岭,在县东南八十里,……东为荆溪境。”《(台北市,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年,29、30页)民国元年《江苏全省分图》常州府宜兴县西北杨巷镇之西为溧阳县界(亚新地学社编,第六幅),今宜兴市西北杨巷,西与溧阳市为界,溧阳市东南地名同官,当即清代铜官岭所在,(并见《江苏省地图集》,江苏省地图集编辑组,1978年,25页),可见清嘉庆至宣统三年(1911年)江宁府溧阳县东界,与今溧阳市东界基本相同,此仍沿袭元、明。
(3)如上引嘉庆18年《溧阳县志》云,溧阳县自宋元迄明清,旧壤无大改变,唯《明史》卷40《地理志一》溧阳县:“北有长荡湖,一名洮湖,与宜兴、金坛二县分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4册。911页)按今溧阳市北长荡湖,北与金坛县为界(《江苏省地图集》,江苏省地图编辑组,1978年,25页),此湖南部为明代溧阳、金坛、宜兴三县分界处。则溧阳县东北一段比清有改变,在清界之南,此仍沿袭元代。又清嘉庆18年《溧阳县志》卷1:函山,“在县治东北二十五里,东为宜兴县界。”(同上书,38页)又光绪21年《江苏全省舆图》宜兴县图,县西北大涪山,与溧阳县、金坛县为界,山东南上黄,属宜兴县西境,函山之西为溧阳县界(台北市,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388页)。民国元年《江苏全省分图》镇江府溧阳县东北界同(亚新地学社编,第七幅)。则清宣统三年(1911年)以前,溧阳县东北与金坛县(元金坛县)、宜兴县(元宜兴州),以函山为界,山西的上黄(函山、上黄并见《江苏省地图集》,江苏省地图集编,25页)地带属清代宜兴县,此仍沿袭元明。
(4)如上引嘉庆18年《溧阳县志》云,溧阳县自宋元迄明清,旧壤无大改变,嘉庆18年《溧阳县志》全图,县西北黄金山,县北洙里,北为金坛县界(台北市,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年,18页)。光绪21年《江苏全省舆图》溧阳县图,县西北黄金山,县北洙里,北为金坛县界(台北市,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416页)。光绪23年《溧阳县续志》溧阳县图同(台北市,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年,11页),民国元年《江苏全省分图》同(亚新地学社编,第七幅),与今溧阳市西北黄金山、溧阳市北诸里(《江苏省地图集》,江苏省地图集编辑组,1978年,25页)之北界同,则清嘉庆以前金坛县南与溧阳县界,与今金坛县、溧阳市界,完全一致,此仍沿袭元明。
(5)如上引
Copyright: 2024 © CHGIS, License: CC BY-NC 4.0

Published by: China Historical GIS [Harvard University and Fudan University]

Generated by the Temporal Gazetteer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