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N XML RDF
placename:

龍岩州 (traditional Chinese)

龙岩州 (simplified Chinese)

Longyan Zhou (Pinyin)

type: 直隶州 直隸州 zhi li zhou independent prefecture
temporal span: from 1734 to 1911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25.10372 E 117.02916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part of:

福建省 Fujian Sheng from 1734 to 1911
sub units: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龙岩直隶州(1734-1911年)界线和治所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以漳州府属龙岩县升直隶州,属福建省1。治所即今福建龙岩市2。领县二:漳平、宁洋,辖境相当今福建龙岩市、漳平县和永安县南小部分地区、连城县东小部分地区3。1913年废4。
————————————————————
1,《嘉庆一统志》卷439·龙岩州·建置沿革:“明属漳州府,本朝初因之。雍正十二年,升为龙岩州,直隶福建布政使司,领县二:漳平、宁洋。”(《四部丛刊续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162册)。
2,牛平汉《清代政区沿革综表》福建省·龙岩州,“治所今址:福建省龙岩县。”(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年,170页)。
3,《嘉庆一统志》卷439·龙岩州:“龙岩直隶州,在福建省治西南九百里,东西距一百六十里,南北距二百九十里,东至泉州府安溪县界二百一十里,西至汀州府上杭县界五十里,南至漳州府南靖县九十里,北至延平府永安县界二百里,东南至漳州龙溪县界二百二十里,西南至汀州府永定县界一百六十里,东北至永春州大田县界二百里,西北至汀州府连城县界一百里。”(《四部丛刊续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162册)。按:《一统志》所载龙岩州境域,是明嘉靖四十五年以后的漳州府北部境域,为嘉靖四十五年宁洋县设置、割延平府大田、永安县地益宁洋之后的漳州府境域。其北界具体界线,据光绪元年《宁洋县志》卷2·舆地志·肇建:“嘉靖四十四年,析龙岩集贤里五图、延平府大田、永安各三图,置宁洋县。”“大田县聚贤里内割三图,永安县二十八都、二十九都、三十都割三图。”“其集贤五图、聚贤三图原无异议,唯永安仅来三十户在二十八都内,余皆反复未附”,“宁洋十一里之议始克就绪,时隆庆辛未十一月也。”社聚:“聚贤里社聚,即大田聚贤里,共三图:郭家山、西坪、大罗山、小罗山、棉远、山洋、隔山、东坂、桃源、夷船、长安、城口。”“永宁里社聚,原属永安,以割属宁洋故改名:坑源蚌口、洪沙口、芹菜洋、西洋、东坑、凹头、大陶、桐林、市峰、苦竹、上石、湖口。”疆域:“东界曰大田馆前(按:今名广前),自县到界八十里”;“西界曰万安,自县到界一百二十里”;“南界曰九鹏,自县到界一百里”;“北界曰黄历,自县到界一百里”;“东南界曰和睦,自县到界四十里”;“西南界曰万安,自县到界一百二十里”;“东北界曰邢庄,自县到界九十里”;“西北界曰赖源,自县到界一百四十里”。(台湾,成文出版社《中国方志丛书》第103号,29-35页)。大田、永安二县时属延平府。故此时漳州府北部境域稍有扩大。
据此,清雍正十二年前后的龙岩州北界,当在万安、赖源、凹头、黄历、邢庄、桃源、馆前一线,当可沿相关分水岭绘出。参见《福建省地图集》永安、漳平、连城、龙岩、大田诸县幅(福州,福建省地图集编委会,1962年)。
但雍正十年《永安县志》卷2·疆域下曰:“隆庆六年,析二十八都二图、二十九都一图、三十都一图设宁洋,唯割图不割地,疆域紊矣。”(台湾,成文出版社《中国方志丛书》华南地方·第224号,57页)。今据《永安县志》舆图及卷2·都图,永安县南界湖口、洪砂口、上石、林田、小螺、黄官洋诸地名,作龙岩州北界自赖源起,东北沿戴云山分水岭至主峰紫云洞山,又东至今永、漳、大三县分界处。参见《中国新舆图》福建省幅(上海,商务印书馆,1913年)。
4,牛平汉《清代政区沿革综表》福建省·龙岩州,至清末所领二县未变。(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年,169-170页)。内政部编:《中华民国行政区域简表》福建省·龙岩县,“旧龙岩直隶州,民国二年三月改县。”(商务印书馆,1947年,65页)。
Copyright: 2024 © CHGIS, License: CC BY-NC 4.0

Published by: China Historical GIS [Harvard University and Fudan University]

Generated by the Temporal Gazetteer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