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N XML RDF
placename:

荆门州 (traditional Chinese)

荆门直隶州 (simplified Chinese)

Jingmen Zhilizhou (Pinyin)

type: zhou department
temporal span: from 1791 to 1911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1.02873 E 112.19842 (geo data source: )
no parents
sub units: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荆门直隶州(1791年——1911年)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分安陆府荆门州及当阳县置。属湖北省。(1)治所即今湖北省荆门市。(2)领有当阳、远安二县。(3)1912年1月废。(4) 注: (1)《嘉庆一统志》卷342《安陆府•建置沿革》:明承天府。本朝改为安陆府。康熙时属湖北省。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升荆门州为直隶州,拨当阳县隶焉。”(《四部丛刊续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126册,2页)又《清史稿》卷67《地理志十四•湖北》荆门直隶州:清初为安陆府属州。乾隆“五十六年,升直隶州,属湖北布政司”。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8册,2174、2175页) (2)牛汉平《清代政区沿革综表•湖北省总表》,荆门直隶州治即今湖北省荆门县(今为市)。(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年,238页) (3)《嘉庆一统志》卷352《荆门直隶州•建置沿革》:“国朝初属安陆府,乾隆五十六年升直隶州,领县二:当阳、远安县。”(《四部丛刊续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130册,1、2页) (4)郑宝恒《民国时期政区沿革•北京政府时期》湖北省襄阳道荆门县:本旧荆门(州)直隶州,1912年1月废州改县。(武汉市,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92页)当作1912年1月废。 荆门直隶州(1791年——1911年)界: 东界:即荆门州东界,相当今荆门市东界。大部分同今界,小部分不同今界。(1) 注: (1)同安陆府(1791年——1911年)西界中的潜江县西界北段,基本同今界,小有不同。京山县西南界,同今界。钟祥县西界,南段大体同今界;北段大部不同今界,少部同今界。 南界:即荆门州、当阳县南界,相当今荆门、当阳市南界。荆门州南界,同今界。当阳县南界,大部分同今界,少部分超出今界。(1) 注: (1)同安陆府(1763年——1790年)西界中的荆门州西界、当阳县南界。 西界:即当阳、远安县西界,相当今当阳市、远安县西界。当阳县西界,基本同今界。(1)远安县西界,同今界。(2) 注: (1)同安陆府(1763年——1790年)西界中当阳县西界南段,基本同今界。 (2)远安县西界,据清光绪二十七年《湖北舆地图》之《远安县舆图》,由百里荒往西北,经四方山、纱帽山、将军岩、金箱岩以西,再北连北界。今远安县西界也由百里荒往西北,经四方山、纱帽头、将军寨、金箱岩以西,(《湖北省远安县地名志》之《花林寺公社》图、《旧县公社》图,远安县地名领导小组,1982年,258页后、216页后、《荷花公社》图152页后)再北连北界,故同今界。 北界:即远安、当阳县及荆门州北界,相当今远安县及当阳、荆门北界。远安县北界,基本同今界。(1)当阳县、荆门州北界,部分同今界,部分不同今界。(2) 注: (1)远安县北界,据清光绪二十七年《湖北舆地图》之《远安县舆图》、《南漳县舆图东南》,由新场沿山脊往东,经杉树垭、、沙坪、南襄城塘南,又东北经南漳县巡检司集以南接当阳县界。今远安县北界大致也沿山脊往东,经杉树垭、(《湖北省远安县地名志》之《望家公社》图,20页后)沙坪、南襄城,东北经南漳县巡检司南,又东至漳河。(《湖北省地图集》,湖北省地图集编纂委员会,武汉,1965年,70——71页、82——83页)故基本同今界。 (2)当阳县、荆门州北界,同承天府(1531年——1645年)北界中当阳(飞地)、荆门(飞地)北界,部分同今界,部分不同今界。钟祥县(飞地)北界,大致同今荆门市西北界。荆门州北界,基本不同今界。
Copyright: 2024 © CHGIS, License: CC BY-NC 4.0

Published by: China Historical GIS [Harvard University and Fudan University]

Generated by the Temporal Gazetteer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