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醴泉縣 (traditional Chinese)
醴泉县 (simplified Chinese)
Liquan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636 to 1911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4.48997 E 108.41656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醴泉县(636—1911)
贞观十年(636年),析云阳、咸阳二县地置醴泉县。文明元年(684年),分醴泉置奉天县。天授元年(690年),改隶鼎州。大足元年(701年),还雍州。①宋属京兆府。政和八年(1118年),同醴泉拨入醴州。②天德三年(1151年),属乾州。③元因之.④明因之。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改属西安府。⑤清因之。⑥
①《旧唐书》卷38志18地理一:“京兆府 隋京兆郡,领大兴、长安、新丰、渭南、郑、华阴、蓝田、鄠、盩厔、始平、武功、上宜、醴泉、泾阳、云阳、三原、宜君、同官、华原、富平、万年、高陵二十二县。武德元年,改为雍州。改大兴为万年,万年为栎阳,分栎阳置平陵,以渭南县属华州,分醴泉置温秀县,分云阳置石门县。二年,分万年置芷阳县,分蓝田置白鹿县,分泾阳、始平置咸阳县,分高陵置鹿苑县,改平陵为粟邑县,分醴泉置好畤县,分盩厔置终南县。三年,改白鹿为宁人县,分蓝田置玉山县,分始平置醴泉县。仍分武功、好畤、盩厔、扶风四县置稷州,分温秀、石门二县置泉州。……文明元年,置奉天县。天授元年,改雍州为京兆郡,其年复旧。二年,分始平、武功、奉天、盩厔、好畤等县置稷州。云阳、泾阳、醴泉、三原、富平、美原等县置宜州。大足元年罢,以鸿、宜、鼎、稷四州依旧为县,以始平等十七县还隶雍州。…… 醴泉 隋宁夷县,后废。贞观十年,置昭陵于九嵕山,因析云阳、咸阳二县置醴泉县。天授元年,改隶鼎州。大足元年,还雍州。宝应二年,又置肃宗建陵,在县北之凭山。……好畤 武德二年,分醴泉县置,因汉旧名,属雍州。三年,改隶稷州。贞观元年,复属雍州。天授二年,复隶稷州。大足元年,还属雍州。……奉天 文明元年,以管乾陵,分醴泉置。天授二年,隶稷州。大足元年,还雍州。”(中华书局,1975年,第1395-1398页)。
《唐书》卷37志27地理一:“京兆府京兆郡,本雍州,开元元年为府。厥贡:水土稻、麦、麰、紫秆粟、隔纱、粲席、靴毡、蜡、酸枣人、地骨皮、樱桃、藕粉。天宝元年领户三十六万二千九百二十一,口百九十六万一百八十八。领县二十。有府百三十一,曰真化、匡道、水衡、仲山、新城、窦泉、善信、凤神、安业、平香、太清,余皆逸。……云阳,赤。武德元年析置石门县,三年以石门、温秀置泉州。贞观元年州废,省温秀,更石门曰云阳,云阳曰池阳。八年省云阳,更池阳曰云阳。天授二年以云阳、泾阳、醴泉、三原置鼎州,大足元年州废。有尧山、甘泉山,凡禁樵采者著于志。……奉天,次赤。文明元年,析醴泉、始平、好畤、武功、豳州之永寿置,以奉乾陵,陵在北五里梁山。靖陵在东北十里。乾宁二年以县置乾州,及覃王出镇,又以畿内之好畤、武功、盩厔、醴泉隶之。好畤,畿。故上宜,武德二年析醴泉置好畤。贞观八年废上宜入岐阳,二十一年省好畤、岐阳,复置上宜,更上宜曰好畤。有大横关。……醴泉,次赤。武德元年析置温秀县,后省醴泉。贞观十年营昭陵,析云阳、咸阳复置。有芳山,有九嵕山。昭陵在西北六十里九嵕山。建陵在东北十八里武将山,一名冯山。”(中华书局,1975年,第961-964页)。
②《宋史》卷87志40地理三:“京兆府,京兆郡,永兴军节度。本次府,大观元年升大都督府。旧领永兴军路安抚使。宣和二年,诏永兴军守臣等衔不用军额,称京兆府。崇宁户二十三万四千六百九十九,口五十三万七千二百八十八。贡靴毡、蜡、席、酸枣仁、地骨皮。县十三:长安,次赤。樊川,次赤。旧万年县,宣和七年改。鄠,次畿。蓝田,次畿。咸阳,次畿。泾阳,次畿。栎阳,次畿。高阳,次畿。兴平,次畿。临潼,次畿。唐昭应县,大中祥符改。醴泉,次畿。武功,次畿。政和八年,同醴泉拨入醴州。乾祐。次畿。监二。熙宁四年置,铸铜钱。八年置,铸铁钱。”(中华书局,1977年,第2144页)。
③《金史》卷26志7地理下:京兆府路“乾州,中,刺史。宋尝改为醴州,天德三年复。户二万六千八百五十六。县四、镇三:奉天有梁山、莫谷水、甘谷水。醴泉有九嵕山、浪水。镇一甘北。武亭本武功,大定二十九年以嫌显宗讳更。有敦物山、武功山、渭水。镇一长宁。 好畤有梁山、武亭河。”(中华书局,1975年,第642页)。
④《元史》卷60志12地理三:“乾州,下。唐以高宗乾陵所在,改醴泉县为奉天,又升为乾州。宋改醴州。金复改乾州。元至元元年,并奉天县入州。五年,复置奉天,省好畤入焉,又割永寿来属,后又改奉天为醴泉。领三县: 醴泉,下。武功,下。永寿。下。宋、金属邠州。至元十五年,徙县治于麻亭。”(中华书局,1976年,第1425页)。(此处注释有问题,因为如果奉天改为醴泉,那么原来的醴泉的变化需要有相应的说明,但现有史料还难于解决该问题)
⑤《明史》卷42志18地理三:“西安府元奉元路,属陕西行省。洪武二年三月改为西安府。领州六,县三十一。…… 醴泉府西北。元属乾州。嘉靖三十八年十一月改属府。西北有九嵏山,又有武将山。东有泾水,又有甘谷水,流合焉。”(中华书局,1974年,第994—995页)。